close

溺愛戰爭  

一篇將近七年前的文章,提到父母對孩子的溺愛,值得我們再次警惕。

〈溺愛戰爭〉
過去,總高唱給孩子的永遠不嫌多;現在,過多的愛卻讓孩子失去競爭力!

哈佛大學、CNN、時代雜誌等研究調查80%的人,都認為現在的孩子被寵壞;
三分之二的父母,承認自己孩子被寵壞;75%的人認為,現在孩子比以前做更少家事;
只有9%的成人看到孩子『對成人有所尊重』;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,因無法忍受學生
考慮離職.....

孩子們正遭受『溺愛病毒』的攻擊!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,受到前所未有
的關注。然而,他們確不滿足,還出現負向行為。愛孩子容易,用對的方式去愛,卻很難...

這種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,被感染也不會發燒、嘔吐,但日子一久,孩子可能出現七大
負面人格特徵:驕傲、憤怒、妒嫉、懶散、暴食厭食、陷溺、貪婪,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。

兒童心理學先驅、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‧金德倫(Dan Kindlon),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
家庭為樣本,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,提出一份報告。

該報告指出,嬰兒潮後期陸續(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)的父母,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,
他們將其稱為『溺愛世代』。原因有三:一、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;二、孩子生得少;
三、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。

在溺愛世代的家庭,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;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‧一八人,
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。而這一代的父母,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,因此
他們質疑權威,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、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。

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(一九八o年以後出生),被稱為『千禧之子』(Millenniala),
被譽為『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』,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。

台北現場:怕廁所不乾淨,菲傭陪伴上學
大陸現場:兒子打媽媽巴掌說『雞腿是我的!』
美國現場: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

愛孩子,就別讓你的愛,變成『易開罐的愛』:廉價、易開、隨取隨有。

摘自商業週刊977期〈溺愛戰爭〉http://goo.gl/1vEHu

延伸讀《教出最懂事的小孩》
http://www.168books.com.tw/item.jsp?item=10436&kind=72

幼福寵愛媽咪~滿額送食譜、洗衣袋~
http://www.168books.com.tw/168_0422_1500/168_0422_1500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168幼福童書網 的頭像
    168幼福童書網

    幼福文化【168幼福童書網】

    168幼福童書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